努力面前:莫忘感激家人 楊朱麗娟 17-02-2019
習以為常不存感恩
一個女孩被父母罵了幾句之後,便離家出走;天晚了,晚飯時間已過,她感到十分饑餓。鄰居老伯伯見她在街上遊蕩,就帶了她回家,煮了一碗麵給她吃,她十分感激老伯伯。老伯伯說:「 我只做了碗麵給你吃,你就千多謝萬多謝,你媽媽每天給你預備三餐, 豈不更要多謝她嗎?」對百般照顧我們的家人,早已習以為常,沒有感恩的心,也不會表達謝意;相反,外人給了我們一點好處就萬分感激,真是愧對無條件愛護支持我們的父母啊。
一名年輕人剛出來創業,一位世伯給了他一些幫忙,他由衷的感謝,特意買了一籃水果、紅酒、名貴禮物親自送上,世伯對這年輕人的做法甚表欣賞,即時在他父親面前稱讚表揚,甚至拿出禮物籃子來證明他如何盛意拳拳。父親一面感到欣慰,原來孩子懂得感恩;另一面又非常感慨,且有點失落和傷心,因為兒子從未如斯向他表達過謝意,連一聲感謝的話也沒有。家人給我們無條件的愛,但卻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以為父母養育照顧子女、遺產全數歸他們是天經地義的事,大逆不道的子女更會逼父母提早分身家。
浪子回家慈父滿足
《聖經》記載了一個浪子的故事。小兒子長大了,希望到外面闖闖,創一番事業。他來到父親面前,要求把他應得的家業給他。其實,他有應得的家業嗎? 他有為這個家付出過甚麼嗎? 他想當然的以為,父親應該給他就是了。愛他的父親並沒有和他計較,大方慷慨地把家業分了給他。離家後,兒子任意放蕩,把家業敗光了,走投無路,只好又回到父親那邊;他自覺沒面見父親,不敢期望得回兒子的名份,但求兩餐溫飽,做雇工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