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1 March 2021

 

迂迴曲折的傳播夢                         
                                          
楊朱麗娟

我的人生 除了於初中二定了大方向外,就沒有什麼仔細的計劃了, 事實上 人生的路變幻莫測, 不由得我去計劃。

初中二奉獻一生, 立志要走主的路,做傳道人,做文字工作,通過 大眾傳播傳福音。這個計劃迂迴曲折的去實現。做學生的福音工作不在我計劃之內的,理由是做老師要花很多時間在備課 、教學和改卷,不能把所有時間用在福音的工作上,我認為是一種浪費;在教會牧養的也不在我考慮中,我想直接去傳福音,透過文字和福音廣播,向中國傳福音。這個很粗疏的大計帶領著我的人生方向,原來傳播夢是兜兜轉轉的去完成的。

大學畢業了,由於並沒有任何裝備做大眾傳播,只好做老師,在禮賢會中學教書,為學生開了午膳福音小組,在福音營中帶領學生信主,一邊教學 一邊尋找讀大眾傳媒的資料,好想去滑鐵盧大學讀大眾傳播,但因為家貧,性格又不獨立,又要趕著結婚 ,終於沒有去。 結了婚,唸了個 基督教教育碩士作為神學裝備。 畢業後 仍然在禮中任教,卻念念不忘我的大眾傳播夢。

那時香港中文大學開辦傳播系碩士班, 我好高興 ,以為這是神給我開的路, 於是去投考, 考生有一百人,只有五人獲得面試,我入了五強,最後卻落選了。只好重返教席,繼續中學生的福音工作,可是我仍然 沒有放棄傳播夢。兩年後,離開教席,放下了三份二薪金,加入一個基督教傳媒機構,做廣播、拍福音劇,寧願捱窮,也要實現我的傳播夢,可惜一年後機構發生了很嚴重的問題要離開,這次收拾心情,重投教育界,在學校擔任宗教主任,專心做學生福音工作。誰知只做了一年,便要離去,陪著丈夫去倫敦,他唸神學博士去實踐他的神學教育夢。他神學畢業後去渥太華牧會,我當了師母,以前並沒有想過在教會侍奉的,神卻放我在教會中實踐我的基督教教育訓練,為教會創辦基督教教育委員會,又在社區中推動福音話劇和辦教會的通訊月報「活石」。基督教教育和傳播夢一起實踐。

95年返港, 沒有什麼計劃,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神卻一步一步的帶我去學校宣教,以老師身份去做學生福音工作,經歷了 很多神蹟奇事。 2012年祂又帶領我們去卡加里,楊牧師繼續實踐他的神學教育夢, 我卻有機會實現基教教育夢,在卡加里擔任婦女退修會講員, 主辦不同的講座, 參與南卡城華人播道會的基教培育小組,又到中國內地的教會培訓傳道人。沒預計的在福音傳媒人生路上,以大氣電波和聽眾討論情緒問題,「情緒探射燈」是我第一次的廣播節目,傳播夢、基督教育夢、中國夢,一併實現。

2017年搬來溫哥華,也是沒有甚麼計劃去繼續完成夢想,但這三年來發現只要有夢想,就有出路,想不到溫哥華有更多機會去圓夢。在號角寫專欄,每個月攢寫文章,給我一些動力看書和思考,基督教教育的培訓更落實,為本地教會在此時此刻的境況與及疫情中的挑戰中度身訂做適切的課程,廣播節目更濶,又在遠東廣播推出節目,遠東正是我年少時極想參與的福音機構,想不到竟在人生這個階段得以完成這夢。在文字工作方面更進入新的領域,可以編輯陳兆儀醫生的遺作,為她的生命故事出版了「與肺癌共舞」使她的心願得到完美的總結。

其實我的夢是傳福音,以為大眾傳媒是最好的方法,原來做老師更落實地傳福音,更具體的使學生的生命有改變,在後來的帶領中,神讓我看到培育信徒非常重要,訓練傳道人更是無比的重要。在圓夢的過程中,是神做主動,我只是跟隨,每一個階段都等候祂的指引,做多方的裝備以配合祂的心意。

 

Monday 1 March 2021

 

如何渡過三分一人生(4

提防退休的懶散文

 退休等於善待自己

退休後,經常收到如此的反應:「你們不是退休了的嗎?為甚麼仍然這般忙碌?經常跑來跑去,舟車勞頓的去教書和講學?」更有朋友關心我們是否不夠錢退休,所以仍要勞碌奔波努力去賺取生活。其實他們不曉得,我們大部分工作都是義務的,忙碌不是為了收入。

 

在一般人來看,退休等於善待自己,過休閒的生活,甚麼事也不要去管,應該尋求自己的快樂,已經勞碌一生了,是時候要好好報酬自己,吃喜歡吃的食物,喝喜歡喝的飲料,去喜歡去的地方,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搬來溫哥華後,於2018年坐郵輪暢遊亞拉斯加,美景美食,還有各樣的娛樂節目,真的有帝王式享受。在船上遇見兩對夫婦,他們告訴我們,退休後已經參加了十多次郵輪之旅,亞拉斯加之遊還未完結,已經報了名參加下一次。對於我來說,坐郵輪偶一為之就足夠了,天天美食,佳餚也就失去味道,再美的風景也不外如是,百無聊賴的過活,人生也失去意義。

 享受人生懶散文化

 享受人生,是這個時代對退休人士的提議。J.I.Parker巴克卻告訴我們這是一條錯路,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蠢事,這個提議永不會促進老年的豐盛生命。這樣的文化,只會叫人過著一種毫無目標、懶散、放縱與不負責任的生活。「沒有任何的期待,沒有任何的規劃,不要有任何用心思去學習的事物,是容許智力永遠休耕。結果是孤立自己,讓人生乏味的處方,病態的無聊,日復日導致人棄權的心情。

潮流鼓吹的是一種懶散文化,退出江湖了,就甚麼也不理、不管、不關心,它的態度是「Whatever」(無論甚麼,我也不關心)。榭爾絲 Dorothy Sayers說,懶散文化是「甚麼都不信,甚麼都不在乎,甚麼都不想知道, 甚麼都不干預,依然活著只因沒有甚麼好為之而死的懶散。」懶散是沙漠教父筆下的一宗罪。

 

退休繼續履行職事

 日本著名作家岸見一郎,提議我們不要「扣分」,而是退休對我們來說,是從職場上的崗位退下來,讓年輕人有機會上位,但在我們人生中的職事上是永不言休的。退休英文是retirement,我的理解是把輪胎拿出來,充充氣再上路的意思。退休不用為生活營營役役,固然要把步伐慢下來,但不等於可以百無聊賴的過日子。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總有其人生任務,對他人總有其貢獻,總有其影響,做人的使命感不應因年老而放棄,退休了仍然不斷去尋索,自己可以在哪一方面,又以甚麼形式服事這個世代,怎樣用以往累積下來的人生智慧和經驗貢獻社會,造福人群,如何完成上天交給我的使命?有甚麼還可以學習的,讓我繼續前進?還可怎樣為他人謀福祉?

 巴克說,人其實可以優雅地老去,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充實自己,讓自己培養美好成熟的品格,用豐富的資源支持並傳承給他人。晚年不必過著懶散的生活而使生命枯萎,反之要像《聖經》詩篇9212節和14節所說:「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利巴嫩的香柏樹。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

 

 楊朱麗娟

 踏上靈程之旅 (5) 從事大眾傳播 文字服侍 寫作是我少年時的夢,它甚具創意,需要細心觀察人生百態,常常檢 視內在生命,也要和心靈對話,是一條常要獨處,又要忍受孤獨的路 。 其實每個人在生命某時某刻中會嘆喟,會感慨,有著詩人的情懷,可 是,卻不能把洋溢胸中的詩句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