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4 August 2020

疫情下的新常態            楊朱麗娟      

疫情過後

201912月前的世界如常運作,我們每天上班下班,過著忙碌的生活,週末購物、逛街、看電影、上館子,返教會,探親或和朋友相聚、放假出國旅行;學生

上學放學,在老師的教學下、同學的陪伴下,在校園中渡過學習的日子。人們彷彿坐著一部列車,一直按著常規的火速前進,這個世界是靠金流、物流、人流來推動的;但是12月以後,一場新冠肺炎爆發,這部火速前進的列車立刻被煞停,一切的如常生活不能繼續,理所當然的事物都粉碎了。上班上學在家中進行,購物娛樂等的消費活動停止,經常見面的朋友不能相聚,接著而來的是結業潮、失業潮和破產潮,疫情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使我們感到迷惘、失落與恐懼。

被困在家裡已經好幾個月,我們開始患上抗疫疲勞症,不知疫情幾時過去?我們可以回復往日的生活嗎? 最近歐美媒體開始用一個名詞「New Normal」(新常態),來形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過後的世界。他們預測全球疫情過後,日子回不去了。

我們熟悉的世界,將變成不同於過往的「新」模樣,我們終究會渡過疫情,但生活將不再一樣了,新的常態究竟是怎樣的呢?

回歸自然

有人以「新冠病毒」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人類,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疫情,是大自然發出最有威力的警號,病毒是大自然派來喚醒我們的。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過分貪婪,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聽不到大地的呼聲,地球以大規模洪水、燃燒的森林、強勁颶風、可怕的龍捲風、海洋動物因水中的污染而死亡,冰川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嚴重的乾旱,發出的種種警告,人類仍然不聽地球的話,繼續貪婪、繼續浪費地球的資源,不管每天有多少仇恨和殺戮,我們只是繼續自己的生活,不在乎地球的承受能力。

病毒因此誕生了,讓全世界停止對環境的污染,它讓我們躲進了家,不再去想物質的東西,沒有商場開門給我們去胡亂購物,沒有食肆的自助餐讓我們去糟蹋食物,不能坐飛機到處開會或到景點打卡,沒有了郵輪的豪華生活,不用每天花時間開車或擠公車上班,不用煩惱穿甚麼衣服見人,不用化妝、不用理頭染髮,不用面對辦公室勾心鬥角的人事關係,不用假裝,不用戴面具,減省很多無謂的應酬,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那麼就回歸大自然吧,去感受生命給我們的啟示,思想到底在生命中甚麼東西是最重要的。疫情讓我們靜下來,好去尋找那位造物主,也去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

回歸家庭

以前我們早出晚歸,有空去旅遊,把家當做旅館,家人同一屋簷下各自生活;我們看工作比家人重要,朋友比家人親密;應酬、娛樂活動比家人的相聚要緊。現在實施的禁足令,讓我們困在家裡,日日與家人相對,才驚訝地發現,家人是如此重要,沒有他們,不知如何渡過家居隔離的日子。有母親和兒女朝夕共對,培養了深厚的親子關係,有兒女和父母近距離接觸,才發現父母已經衰老,能陪伴他們的日子不多了。

疫情叫我們回歸,向生命的本質回歸,向家人回歸,也許這是新冠肺炎帶給我們重要的反思。

 

 

 

 

 

 

 


Add caption

誰令我生氣?

受害人心態 神經過敏

「為甚麼學校要委任少萍當學生會主席?這樣的一個人為何還可以做領袖?」詩詩說話時兩眼圓睜,像是冒出了火來。作為學生輔導的我,並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究竟少萍做了甚麼,惹來這麼強烈的反對。詩詩繼續說:「少萍公開羞辱我,令我受到傷害,她時時跟著我,事事針對我。學校這樣抬舉她,是對我太不公平了。以後的學生活動,我一定不參加。」

「假如少萍真的得罪了你,向你道歉,你會不會原諒她?」毫不知情的我只好這樣回應。「不會,除非她公開向我道歉。」身為輔導老師,一定要去了解實情。原來少萍在微信群組裡發了一棵菜的照片,然後有同學回應:「這麼老的菜,還可以吃嗎?」詩詩看了,以為同學嘲諷她,拿「那棵菜」來影射她已經年老,沒人要了,詩詩是姓「蔡」的。

詩詩為了這張照片十分生氣,懷恨在心,沒有跟任何同學來往,四年來帶著苦毒,孤孤單單的度過學習生涯,最後也遷怒學校,因為她覺得學院沒有為她伸張正義,而且還委任少萍當學生會長。究竟是誰令詩詩生氣呢?是同學的嘲諷嗎?是學院的不公平嗎?都不是,是她那個受害者的心態,過份去解讀別人的言行,過份敏感,使她生氣。

生氣乃自招 非別人惹

其實,除了她自己外,誰可以令她生氣呢?縱使同學真的嘲弄她,那又如何?何況少萍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她不過喜歡將家裡的東西發在群組裡,跟同學聊天吧!詩詩常為一些芝麻小事生同學的氣—小至同學於小息時請老師吃個蘋果,大至課程完畢,全體請老師吃飯謝師,這些都被她看成是為博取高分而討好老師,為此,她也氣到不得了。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 Dr. Paul Hauck 指出,很多人以為生氣是別人惹他的,是別人對他不好,別人不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其實這種人非常自大,認為自己甚麼都是對的,也容忍不到別人的錯。生氣是因為自我為中心,想別人順他意,別人偏不這樣做,致使他大發雷霆。生氣也由自私而來,只希望別人對他好,一旦別人對他不好,就憤怒了。所以,很多時生氣是自找的,是自己惹自己的氣。當然,有些人抱著受害人的心態,老覺得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衝他而來,怎會不生氣呢?

人所說的話 別放心上

我在中學教書的時候,班上學生都非常創意。每年在歡送畢業生聚會上,他們都會在台上「扮野」搞笑。有女生扮我扮得唯肖唯妙,令人捧腹大笑。事後她來向我道歉,恐怕得罪我,說真的,我很欣賞她的創意和幽默感;若不是她,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把弄頭髮的習慣。學生扮老師,只是為師生帶來歡樂,我絕不介懷;但校方卻覺得這是冒犯老師的尊嚴,以後禁止畢業生拿老師來開玩笑。

應從另一個角度去探測別人言行的動機,若非惡意,就不必介意,因為生氣只會令自己不開心,把怒氣發洩出來,也會破壞關係,於事無補,於己無益。傳道書7章21節說:「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真是智慧之言啊!
楊朱麗娟
Image may contain: one or more people and closeup

 踏上靈程之旅 (5) 從事大眾傳播 文字服侍 寫作是我少年時的夢,它甚具創意,需要細心觀察人生百態,常常檢 視內在生命,也要和心靈對話,是一條常要獨處,又要忍受孤獨的路 。 其實每個人在生命某時某刻中會嘆喟,會感慨,有著詩人的情懷,可 是,卻不能把洋溢胸中的詩句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