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December 2020

 

如何渡過「三份一的人生」?

                                                                                                                             楊朱麗娟

青春不再


四十年婚姻的考驗

有一則發人心省的笑話是這樣的:一對60多歲的夫婦,找了一間溫馨浪漫的小餐館,慶祝他們結婚40周年紀念。席間忽然出現了一位美麗的小仙子,帶著燦爛的笑容, 溫柔地說:「在現今的世界裡, 婚姻已經變得很兒戲,一般人都是合則來,不合則去,能夠相愛40年的實在不多,你倆持久的愛情,是人間典範,為了獎勵你們,上主委派我來完成你倆各自的一個心願!你們想要甚麼?儘管開聲好了。」 夫婦倆得到這樣的厚賜,感到十分高興,仔細思量他們的心願。太太說:「我很希望和我親愛的丈夫環遊世界一次。」仙子揮動一下魔法棒說:「願望成真!」然後交給她兩張「馬利亞郵輪」船票。

丈夫猶疑了一會,對仙子說:「這真是很浪漫,可是,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以後不可能再有;親愛的,對不起,我的願望是能夠和一個比我年輕三十歲的太太去旅行!」

這位太太和小仙子都非常失望,可是願望即是願望,不能不實現的,於是仙子揮動她的魔法棒,說「願望成真」。丈夫變了一個92歲的老人。

60歲的丈夫很想換一個年輕伴侶,讓他可以找回失去了的青春,可是年歲不可逆轉,他仍面對衰老的事實。

歲月無情容貌改變

戰後出生的嬰兒潮已經到了五、六十歲的年紀,踏入退休潮的嬰兒世代,面臨很多令人措手不及的轉變,最不忍卒睹的是容貌的改變。歲月是一個身懷絕技的雕刻家,它會不知不覺地給你一個新裝容,叫你來不及適應。

在它鬼斧神功下,你光滑的前額劃上了不能行車的「電車軌」,眼角添上魚尾紋、臉上加了法令紋,女士的青絲逐漸甩脫,像枯草似的零落地散佈在頭上,男士髮線向後移,很多人頭上頂著一個「地中海」;女士的纖腰換上一個水桶,男的也挺著大肚腩,外貌身形通通靜靜地改變了。

朋友告訴我,第一次被人稱她為「婆婆」的感受。那時她在香港一個旅遊區,請來攝影師替她拍照,正依照工作人員的指示,扮著各種鬼馬的動作,誰知有人喊說:「婆婆,妳從這邊走行過來….」;起初她還以為是叫別人,但環顧四周再沒有其他人了,原來「婆婆」是叫她呢,好不錯愕!在她心裡,自己仍是很年輕的,怎麼一下子變了老人家的呢?

我們的外表比內裡衰老得快,跟多年不見的朋友重聚時,常常驚訝對方衰老得這樣快,卻忘記了,其實歲月在自己身上也留下了痕跡。

近日潮流愛談「凍齡」,問你吃了甚麼防腐劑之類?這些說話只是善意的謊言,世間哪有不老的容貌?再嬌美的容顏,再俊俏的面孔,也敵不過歲月的洗禮,接納「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的事實,是準備好好渡過「三份一人生」的第一步。

 

 

 

 

Monday 9 November 2020

 

    溫暖人間的利他主義                                 

                                                                  楊朱麗娟

自私自利    招至損失

在《你應該知道的 165個人生哲理》一書中,有一則這樣的故事:一個木匠在一間木廠工作了多年,到了退休的年齡, 要離開建築行業了。 老闆很捨不得他,問他能否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但因為是最後的工作,他並不用心,做得馬馬虎虎,房子建得很粗糙。房子建好後,老闆把房子大門的鎖匙遞給老木匠,說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老木匠震驚得目瞪口呆, 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 他怎麼會這樣呢? 現在他得住在一棟粗製濫造的房子裡了。

如果他存著一顆仁愛的心,把老闆交給他最後的任務盡力做好,顧念多年的賓主情誼,花心思建造一間手工精巧的房子,回報老闆,就算老闆不是把房子送給他,也是一件令自己高興的美事。   

但是由於人性的自私,使他自吃敷衍了事的苦果。人往往就是這樣,為自己就精益求益,殫精竭力的做到最好,別人的事就不上心,草草率率。一個人如果只顧自己,凡事追求自己的利益,對他人的需要視若無睹,又或者犧牲別人的幸福達到自己的目的,到頭來,眾叛親離,所得到的利益也會失去。

 彼此相連    息息相關

約翰唐恩說:「人不是一個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彼此相連,息息相關,任何一個人死亡,都會帶來我的損失。」人是不能獨善其身的,如果他人活得不好,自己也很難活得快樂,自私自利只會帶來整體的傷害,其實,若然人人奉行利他主義,整個社會都會和諧美麗。

我在渥太華生活的時候,就充份體驗捨己助人,互相幫助的好處。渥太華位於雪帶,冬天很大雪,一個晚上可以降下15吋的雪,又常常下冰雨。初到渥太華,遇到人生中第一場冰雨,車子一拐彎就滑進溝渠裡;路過的車子,紛紛停下來,大家幫助我們把車子推上來。

最難忘的一次是在禮拜日的早上,我帶著兩歲的兒子和母親,在高速公路上,車子突然因故障停下來,那時大雪紛飛,其他車輛可能因看不見我們,而釀成嚴重的交通意外;在最無助的時候,忽然有兩輛車停在後面,為我們擋著後面的車,也有一輛車停在前面保護我們,然後協助我們離開高速公路,把我們送到目的地。這種不顧自身安危,無私奉獻的精神真叫人感動。渥太華嚴寒的冬天,沒有互相幫助的人情味,是很難渡過的。

好心行善    總有回報

看過一個故事,失業漢在鄉間小路遇到一位路邊拋錨的婆婆,孤立無援地站在冷風中,他主動停下來幫助婆婆換好車胎,並不求報酬;誰知婆婆後來前往一間小餐館喝茶,見到一名懷孕的女侍者,知道她窮困,留下了一筆可觀的金錢給她,原來這個就是失業漢的妻子。

詹姆斯梅里特說:「好心總會有一天為你或你的後人帶來回報,好心決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要為自己爭取的人,通常失去的也越多;反之,那些把別人的利益置於自己之上的,甚或犧牲自己以利他人的,得著的可能比失去的更多。那些關懷別人,對別人的需要伸出援助之手的,在他有需要的時候,其他人都會樂於協助。

 

 

 

Friday 2 October 2020

 


自我中心的反思                       楊朱麗娟  202092

自己就是舞台的主角

「我以前覺得在這個世界的舞台上,自己是主角,其他人是配角,有些人更是閒角、或只是路人甲,其他人的存在是為我服務,他對我好就是善的,對我不好,就是惡的,惡人是應該受到懲罰的,我的觀點是最正確的,與我持相反觀點的,就是錯的。」她在一個聚會中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從自我中心的思維如何發現這世界並不是環繞她在轉的。當她提到她覺得自己是主角,別人是配角時,我很驚訝,怎麼在這世上竟有人和我有一樣的看法,原來自我中心是一般人的通病。

自我中心的毛病

三十多年沒見面的中學同學,一見面就談及她的困苦 ,整整兩小時的談話都是環繞丈夫和兒子怎樣苦待她,丈夫竟然和她的好友戀愛了,她成了棄婦,婚姻毀了,大好家庭也被破壞了,離婚後她獨自撫養孩子,但孩子不聽話,事事和她作對,她是如何的痛苦,我一邊聆聽,一邊做適當的回應,訴完苦後,她也覺得累了,然後向我道歉說:「不好意思,要你作我的情緒垃圾桶。」我知道困苦的人需要一對聆聽的耳朵,讓她屈在心裡的愁苦能得到疏導,我是樂意聆聽,現代社會所缺乏的就是一對聆聽的耳朵。

我這位同學已經意識到把情緒倒在我身上是一件不好的事,她還懂得向我道歉,表示在她的眼中,別人還是存在的,她不算是很自我中心的人,還會顧及他人的感受。可是一些極度自我中心的人只關心自已的利益和興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對別人的事情並沒有興趣,也不在乎別人,更莫想他來關心你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經驗,在與幾位好友談話中,自我中心的人不會耐心地聆聽別人的說話,總會把話題搶過來,繼續談自己的事,喋喋不休的令人煩厭。

自我中心的人常認為自己是所有真理的持有人,對別人的看法很輕易的下判斷,覺得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眾人皆濁唯我獨清」,偏執武斷,自鳴清高,最後會失去所有朋友,失去和人相聚的樂趣。

放下自我,綻發人性光輝

其實許多人都是擺脫不了「自我中心」,在這個強調個人主義的世代,如果肯放下自我,尊重別人,存謙卑的心看別人比自己強,或進一步服侍他人,謀社會的福祉,人性的光輝就會綻發出來,越偉大的人越懂得謙卑、越放下自我,越得到別人的尊重。

1953529日新西蘭的攀登者希拉里和他的嚮導員丹增千辛萬苦的來到了世界之巔峰,希拉里已經征服過世界數座高峰,現在來到珠穆朗瑪峰了,還差幾步就可以登上山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登上珠峰的人,在地球之巔留下他的足印,可是在這關鍵的幾步,他卻叫丹增先登上,使丹增得到這殊榮,他放下了自我為榮的思想,戰勝了自我的欲望,因為他認為這座山是屬於尼泊爾人的,應該由尼泊爾名留青史。

這種人性的光輝比起站上山頂更為輝煌。

 

Tuesday 1 September 2020

 個人主義與團體精神                  

口罩成自由的爭議點

新型冠狀病毒是近百年來,最難對付的一個高度傳染性病毒,它是隱形殺手,變種不斷,在世界各地一波又一波地爆發。世衛呼籲除了勤洗手、家居隔離外,在公共地方,為免互相傳播,最好戴上口罩,但這個要求竟引發不少風波。

前陣子在電視新聞上,見到一個沒戴口罩的男士,不理會超市對顧客戴口罩的要求,硬要進入,因而與超市員工打起來。他堅持有不戴口罩的自由,卻漠視超市的規矩,要是他真的想堅持自己的自由,可選擇去一些容許顧客不戴口罩的商店,而不必動手打人。類似的事件到處發生,多倫多一間華人超市也因口罩問題被破壞。

新冠疫病肆虐期間,戴上口罩是有效防止疫情蔓延,既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的簡單方法,可是有人卻不願意,也反對別人佩戴,甚至因此而動武。口罩已經成為個人自由和公共衛生的爭議點。

自我中心的個人主義

個人權利和自由是今日社會所強調的價值,在這個高舉人權的世代,個人主義也不知不覺地在提升,本來人類已經是非常自我中心的了,隨著個人主義的興起,各人更是事事從自己的角度作判斷,往往從自我利益著想,不考慮他人甚至群體的好處。其實極度的個人主義,自私的自我中心,對社會來說就是災害。

在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社會風氣下,我們自然地跟隨眾人的步伐,有風駛盡帆,有權用到盡,爭取個人最多的利益,花錢去吃就理所當然地吃得好,去玩就得要最高的享受,凡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要去獲取,去爭奪,忘了整體利益,甚至不擇手段,損害整體利益。誰不知團體受虧損,集體受到傷害,始終個人利益也會失去!忘記自己本是團體中的一分子,只追求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好處,結果是整體的瓦解!

選擇原諒而放棄致富

在《教學的勇氣》(The Courage To Teach)一書中,Parker J. Palmer論述個人主義與團體精神時,他道出一個故事:在一個研讀會上,大家閱讀羅伯特•貝拉 Robert Bellah《心靈的習慣》(habits of the Heart)一書,這書提出個人主義已經取代了社會傳統,大家希望能自由地作自己,為自己作決定,表達自己,甚至「自私」。這是現今社會流行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人人要表達自我,不喜歡受約束的狀況。在討論當中,有一個年輕人講述了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他曾被警察誤指走私毒品而被逮捕,最後警方發現拉錯了人。原來他是一名優秀的學生,有堅定的信仰,又有人文修養,在校園裡以品德見稱,於是他的被捕就成了一個笑話,以致也引來大家笑聲不絶,直到有人問他:「你為甚麼不控訴警察呢?說不定你可以一夜致富。」全班安靜下來,聽他解釋為何不控訴警察,他竟用上「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來為警察辯護。Parker J. Palmer 說:「這是在對自我的追尋背後有著強烈的團體意識和歸屬感,使他多了一份寬容和謙厚,他選擇了原諒警察,而不是選擇發財的機會。」

對人寬容點整體幸福

如果大家都學效這學生,抱著別人也有犯錯的時候,就容易對別人寬容一點;抱著不賺到盡,不去到盡的心態,別人就有多些的生存空間,整體的福利也會推進一點。交易不盡壓價,別人生活會好一點,社會會和諧一點;凡事不去「得理不饒人」,自己就會謙和一點,心境會寛濶一點;利益發生衝突時,大家將就一點,退讓一點,待人寬厚一點,社會會快樂一點,整體也會幸福一點。

 楊朱麗娟

 

Tuesday 4 August 2020

疫情下的新常態            楊朱麗娟      

疫情過後

201912月前的世界如常運作,我們每天上班下班,過著忙碌的生活,週末購物、逛街、看電影、上館子,返教會,探親或和朋友相聚、放假出國旅行;學生

上學放學,在老師的教學下、同學的陪伴下,在校園中渡過學習的日子。人們彷彿坐著一部列車,一直按著常規的火速前進,這個世界是靠金流、物流、人流來推動的;但是12月以後,一場新冠肺炎爆發,這部火速前進的列車立刻被煞停,一切的如常生活不能繼續,理所當然的事物都粉碎了。上班上學在家中進行,購物娛樂等的消費活動停止,經常見面的朋友不能相聚,接著而來的是結業潮、失業潮和破產潮,疫情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使我們感到迷惘、失落與恐懼。

被困在家裡已經好幾個月,我們開始患上抗疫疲勞症,不知疫情幾時過去?我們可以回復往日的生活嗎? 最近歐美媒體開始用一個名詞「New Normal」(新常態),來形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過後的世界。他們預測全球疫情過後,日子回不去了。

我們熟悉的世界,將變成不同於過往的「新」模樣,我們終究會渡過疫情,但生活將不再一樣了,新的常態究竟是怎樣的呢?

回歸自然

有人以「新冠病毒」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人類,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疫情,是大自然發出最有威力的警號,病毒是大自然派來喚醒我們的。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過分貪婪,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聽不到大地的呼聲,地球以大規模洪水、燃燒的森林、強勁颶風、可怕的龍捲風、海洋動物因水中的污染而死亡,冰川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嚴重的乾旱,發出的種種警告,人類仍然不聽地球的話,繼續貪婪、繼續浪費地球的資源,不管每天有多少仇恨和殺戮,我們只是繼續自己的生活,不在乎地球的承受能力。

病毒因此誕生了,讓全世界停止對環境的污染,它讓我們躲進了家,不再去想物質的東西,沒有商場開門給我們去胡亂購物,沒有食肆的自助餐讓我們去糟蹋食物,不能坐飛機到處開會或到景點打卡,沒有了郵輪的豪華生活,不用每天花時間開車或擠公車上班,不用煩惱穿甚麼衣服見人,不用化妝、不用理頭染髮,不用面對辦公室勾心鬥角的人事關係,不用假裝,不用戴面具,減省很多無謂的應酬,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那麼就回歸大自然吧,去感受生命給我們的啟示,思想到底在生命中甚麼東西是最重要的。疫情讓我們靜下來,好去尋找那位造物主,也去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

回歸家庭

以前我們早出晚歸,有空去旅遊,把家當做旅館,家人同一屋簷下各自生活;我們看工作比家人重要,朋友比家人親密;應酬、娛樂活動比家人的相聚要緊。現在實施的禁足令,讓我們困在家裡,日日與家人相對,才驚訝地發現,家人是如此重要,沒有他們,不知如何渡過家居隔離的日子。有母親和兒女朝夕共對,培養了深厚的親子關係,有兒女和父母近距離接觸,才發現父母已經衰老,能陪伴他們的日子不多了。

疫情叫我們回歸,向生命的本質回歸,向家人回歸,也許這是新冠肺炎帶給我們重要的反思。

 

 

 

 

 

 

 


Add caption

誰令我生氣?

受害人心態 神經過敏

「為甚麼學校要委任少萍當學生會主席?這樣的一個人為何還可以做領袖?」詩詩說話時兩眼圓睜,像是冒出了火來。作為學生輔導的我,並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究竟少萍做了甚麼,惹來這麼強烈的反對。詩詩繼續說:「少萍公開羞辱我,令我受到傷害,她時時跟著我,事事針對我。學校這樣抬舉她,是對我太不公平了。以後的學生活動,我一定不參加。」

「假如少萍真的得罪了你,向你道歉,你會不會原諒她?」毫不知情的我只好這樣回應。「不會,除非她公開向我道歉。」身為輔導老師,一定要去了解實情。原來少萍在微信群組裡發了一棵菜的照片,然後有同學回應:「這麼老的菜,還可以吃嗎?」詩詩看了,以為同學嘲諷她,拿「那棵菜」來影射她已經年老,沒人要了,詩詩是姓「蔡」的。

詩詩為了這張照片十分生氣,懷恨在心,沒有跟任何同學來往,四年來帶著苦毒,孤孤單單的度過學習生涯,最後也遷怒學校,因為她覺得學院沒有為她伸張正義,而且還委任少萍當學生會長。究竟是誰令詩詩生氣呢?是同學的嘲諷嗎?是學院的不公平嗎?都不是,是她那個受害者的心態,過份去解讀別人的言行,過份敏感,使她生氣。

生氣乃自招 非別人惹

其實,除了她自己外,誰可以令她生氣呢?縱使同學真的嘲弄她,那又如何?何況少萍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她不過喜歡將家裡的東西發在群組裡,跟同學聊天吧!詩詩常為一些芝麻小事生同學的氣—小至同學於小息時請老師吃個蘋果,大至課程完畢,全體請老師吃飯謝師,這些都被她看成是為博取高分而討好老師,為此,她也氣到不得了。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 Dr. Paul Hauck 指出,很多人以為生氣是別人惹他的,是別人對他不好,別人不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其實這種人非常自大,認為自己甚麼都是對的,也容忍不到別人的錯。生氣是因為自我為中心,想別人順他意,別人偏不這樣做,致使他大發雷霆。生氣也由自私而來,只希望別人對他好,一旦別人對他不好,就憤怒了。所以,很多時生氣是自找的,是自己惹自己的氣。當然,有些人抱著受害人的心態,老覺得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衝他而來,怎會不生氣呢?

人所說的話 別放心上

我在中學教書的時候,班上學生都非常創意。每年在歡送畢業生聚會上,他們都會在台上「扮野」搞笑。有女生扮我扮得唯肖唯妙,令人捧腹大笑。事後她來向我道歉,恐怕得罪我,說真的,我很欣賞她的創意和幽默感;若不是她,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把弄頭髮的習慣。學生扮老師,只是為師生帶來歡樂,我絕不介懷;但校方卻覺得這是冒犯老師的尊嚴,以後禁止畢業生拿老師來開玩笑。

應從另一個角度去探測別人言行的動機,若非惡意,就不必介意,因為生氣只會令自己不開心,把怒氣發洩出來,也會破壞關係,於事無補,於己無益。傳道書7章21節說:「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真是智慧之言啊!
楊朱麗娟
Image may contain: one or more people and closeup

Monday 1 June 2020


                           疫情下的心靈健康                                 楊朱麗娟

這場疫症是我們從未見過的全球蔓延大瘟疫,除奪走不少生命外,更摧毀我們的經濟,破壞人與人的關係和信任,由不明朗的前景和失業引發出來的苦悶、焦慮,是很多人共有的情緒。

這麼多困擾人的難題,如何面對?如何解決?

病毒有硬性和軟性


有美國醫生提出,這病毒是有硬性的和軟性的。

硬性的:真的不幸中招(染病)了。這個病毒傳染性很高,它停留在物體中很久,有人去教堂,坐在一個被感染者坐過的座位上,就可以被感染了;接觸一些隱形帶毒者接觸過的物體,也受到感染;之前說不會空氣傳播,但現在說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有人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家人,走過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病人的床邊,也受到感染;美國有名女士不單自己染病,她母親和兩個姊妹也因染病於一個月內死去。


軟性的:我們不需要接觸病毒,病毒不需要進入我們的氣管,它就可以進入我們的心靈,侵佔我們的心靈健康。焦慮、煩燥、不安、恐懼和鬱結會大大削弱我們的抗疫力,尤其是恐懼,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也令我們失去正確的判斷能力。有心臟病人因懼怕染上新冠肺炎,縱然心臟病發作,卻拒絕去醫院就醫,結果死於心臟病。因失業引起的無助和絕望,也使不少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守護心靈放下恐懼

《聖經箴言》423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這是一場無硝煙的仗,也是一場需要急救心靈的仗。第一要緊的是,保守我們的心,特別在災難前,我們的心靈很脆弱,很容易被病毒入侵,產生過多的焦慮,過分的恐懼,我們的身體就會被打倒,我們的生活也大受影響,所以要好好的管理我們心,保護它不要輸給軟性的病毒;做好防疫措施 要放下恐懼。今天的事情我們無法控制,明天所擔憂的事情也未必會發生,所以要放下憂慮;不要讓病毒成為我們的主人,主宰我們的情緒。過分專注疫情,會讓我們覺得有大災難、大海嘯湧現,因此要遠離社交媒體災難性的負面消息,因為越是近距離接觸與疫情相關的事,產生潛在的心理創傷越大,注入太多疫情負面消息入心靈,內心會被淹沒,難怪有人說每接收一個負面消息,就要特意找一個開心的事去化解負能量。

接納疫情   持守盼望


瘟疫是常態,我們不是面對很多天災嗎?歷史上發生過無數的大瘟疫,中世紀的黑死病(13471351)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1918的西班牙流感的死亡人數,竟是戰爭陣亡人數的34倍,比戰爭的災難還要嚴重。
我翻查歷史無數的大瘟疫,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知如何發生,但又不知如何消失,卻肯定的是它一定會過去;要知道這是一個過程,有開始、有結束,黑暗是會過去的,用信心跨越,持守盼望,光明一定來臨。

以感恩取代焦慮


有人說,當你改變對事物的看法,你所看的事物也在改變。新冠肺炎讓我們看見,人所擁有的一切不是必然的,它們會隨時失去,就讓我們以感恩取代焦慮,因為感恩是一個使我們堅強的強勁力量。感恩可以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焦慮使我們軟弱,如果我們的心充滿了感恩,就沒有空間去焦慮,感恩和焦慮是不能同時存在的。要選擇感恩,還要要時刻數算主恩,向神感謝。


Tuesday 12 May 2020


母親節的惆悵

很多年前在渥太華華人宣道會牧會的時候,每年母親節都很落莫,見到教會給每一個母親送上禮物,我都有一些惆悵,有一些,那時我結婚十年,膝下猶虛,感到遺撼。感謝渥宣姊妹,她們很體貼的送上美麗的鮮花,給了我不少的安慰。

在我們當中有很不育的夫婦,也有很多嫁幸期的單身姊妹,沒有屬於自己的家庭,結婚生子是大多數女子所渴望過的生活,但卻彷佛被逼過著與一般婦女不同的生活,人生不無遺憾。
在神的面前,這些遺撼可以得到轉化,祂有應許給不婚不育的婦女。幾年前寫過一篇轉化生命的遺撼,神大能的手是可以藉不婚不育姊妹生養眾多遍滿地面。

541-9
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说的。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绳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凉的城邑有人居住。」

    不懷孕、不生養、未經產難的,在古老的社會裏是一個羞辱、是一種遺憾、也是一個不蒙福的記號!人生最大的恐懼是走到人生最後的一程,要孤孤單單的面對各樣的疾病,身體機能衰退,在最需要人慰問、最需要親情、最需要人扶持及幫助的時候,卻無人在四周給你温暖,沒有人扶你一把!

    人世間需要伴侶,需要家人。找不到伴侶,養育不到兒女就會擔憂,會恐懼。別人也因你一無所有而看不起你、孤立你,但神在我們最不理想的境況中,要我們去歡呼歌頌,因為叫人兒女眾多的不是我們的丈夫而是神 。祂會使不育的、沒有兒女的比有丈夫給的兒女更多,這是永生神所說的。自己無能力生養,但神卻有能力叫不育的生養,不是透過可見的身體,乃是透過我們看不見卻真實地存在且大有能力的神。

    神不單叫不育的在無望的絶境中歡呼,還叫我們積極地擴張我們的帳幕,也要張大居所的幔子,不要限制,要放長繩子,要向左向右開展,不要因自己沒生育而自怨自艾、自設愁城。要無視自己的缺陷而擴張,神就說:「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使不蒙福之地成為他人的祝福!

   人生一世,總有缺乏、總有遺憾;這些缺欠叫我們自設上限,面向前路,叫我們卻步胆怯,但原來賜人生命的神是無限的,我們可以經歷從無變有,從萎缩至伸缩。我們以為體格健全、精力充沛、年輕有力、才華滿溢、家道豐厚、有權有勢的人可以擴張,誰知看得見的優勢隨時會失去;唯有那充滿萬有、人看不見的神,才可以使我們去擴張至不可能到達的境界,伸展我們從未想過的領域。衪知道人的潛能有幾多,領域有多寬廣,就算有上限,祂也可以把我們推至其他國土,充實荒凉的城邑,使大地充满生機,充滿活力。年老體弱、不能生育,在衪看來都不算甚麼,叫人擴張,生養眾多的是神,人生不設上限,在神的國度裏是沒有「不育」二字的。
 

Friday 1 May 2020



疫情下的孤獨
                                                                忘憂谷 
楊朱麗娟

孤獨危機正在迫近

前些時在社交平台上,看見朋友女兒的一貼貼文,正在澳洲唸書的她說:「我的心情越來越壞,快要崩潰了,我急需要有人在我身邊。」這是在新冠肺炎肆虐下,人們發自心靈深處的吶喊。自疫症擴散以來,全球已經有一半的人口被隔離,一場孤獨危機正在迫近,是這場疫症最令人擔憂的後果之一。

新冠病毒最可怕之處是,它的傳染性極高,病毒不知如何傳播,是一個隱形的殺手,好些被感染的帶毒者並無病徵,他們在不自覺情形下「播毒」,使身邊免疫力差的人得病而死亡。
因此,政府呼籲國民,為免疫情擴散,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社交距離,如非必要不要外出;同時指出,與親友相聚,一起用餐是危險的,於是所有團體活動都要取消,餐館食肆停業,公共設施關閉,甚至公園也上了鎖鏈;教會的聚會在網上舉行,受難節、復活節沒有實體崇拜;兒子的婚禮父母不能參加;父母患病,子女不能探問;親人去世,不能出席喪禮。停課、停工、停市、停活動、停聚會……人們就是很想和他人見面相聚,但又害怕接觸而要彼此隔離,天天呆在家中的結果,焦慮抑鬱接踵而至。原來,喪失與人的直接接觸是一場災難。

孤獨讓我們上人生一課

首先,我們要明白孤獨不是病,而是人類最自然的狀態,在生活上我們不是常常遇到它嗎?
自小雖然有家人相伴,但當我們逐漸成長,就要獨自面對生活的困難,為自己作出抉擇,這是「存在」的孤獨。此外,我們也會嘗到在人群中的孤獨,只是我們一直不肯面對孤獨,常常逃避孤獨,以至特意去到人群中,讓歡笑聲、談話聲、美妙的音樂聲……填滿空間充滿心靈,好讓生命感覺充實,毋須面對那煩惱的內心世界,毋須面對內心的黑暗,心靈的失落與枯乾,生命的困乏與軟弱。

孤獨迫我們和自己相處


其實,人是需要獨處,需要孤寂的;然而,獨處、孤寂卻是我們害怕面對的。活動、工作、社交在在證明自己是存在的、有價值的、被珍惜的、被愛的,將時間擠得越滿,就越有充實感;孤寂、獨處,就是被遺忘、被遺棄、被擱置,難怪我們越來越怕和自己相處,也越來越不懂得和自己相處。

 只喜歡連結於人群中,不和自己好好相處的結果,就是與自己的關係疏離,對自己顯得陌生,甚至失落了自我的認識、調校與處理,最終就無法與人有深入的連結,與人的交往也流於表面與膚淺,最後可能淪於彼此嫉妒、互相競爭、批評,引致關係破裂。現在新冠疫情把我們的活動拿走了,迫我們去面對孤獨,好好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不妨趁此機會,學習「孤獨」,喜歡它,運用它,甚至尋求他人協助自己「有一天」的孤獨。既然新冠疫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孤獨中成長的契機,就讓我們去擁抱「孤獨」吧!

Monday 30 March 2020


疫情中的平安忘憂谷
疑神疑鬼以為染病

有好朋友告訴我,她媽媽每早晨醒來,都覺得自己患了新冠肺炎,常吵著要入院做測試,為此,她要花很多時間去安撫母親。最後上網查考如何做自我測試,證實她並無患病,老人家才平靜下來;但沒多久她又要子女離開,說要自我隔離,朋友覺得不勝煩擾。我回覆她說:「你媽媽已經八十多歲,難免自覺年紀大,容易染病。」我前晚不知為甚麼咳得很厲害,頭又突然劇痛,吃了止咳和止痛藥,要凌晨三時才能入睡,入睡片刻頭痛又把我弄醒,我也疑神疑鬼地以為自己染病,幸好次日起床,不再咳嗽、不再頭痛,虛驚一場。

疫情帶來恐懼不安

今日「新冠肺炎」是我們 日日夜夜、時時刻刻 接觸到的四個字。一打開新聞,就是疫情如何擴散,在甚麼地方爆發,有多少人確診,死亡數字若干……網上視頻常播出,意大利用軍車運送死屍去火化;更有傳出伊朗由於病患人太多,政府無法遏止疫症蔓延,於是把一些搶救無效而尚未死亡的病患者放進屍袋;又有傳出湖北死亡及確診個案遠超官方數目,中國有千萬個手機被遺棄,電訊商損失千萬客戶,很多人因家破人亡而自殺等聳人聽聞的消息。各地政府(包括加拿大)宣佈封市鎖國,醫護人員力勸國民不要外出,自我隔離。在嚴峻的疫情下,口罩、消毒用品、糧食固然被搶購一空,連厠紙 、盒裝紙、抹手紙都賣光了,最令人不安的是搶購手槍子彈,這意味著不但物資會短缺,社會也會動盪,而且搶劫也會發生。疫情帶來很多的是恐懼、不安和焦慮。

上帝使心靈得安靈

於災難中、恐懼籠罩下,如何處變不驚呢?《我心靈得安靈》是基督教一首很受歡迎的古老詩歌,它安慰了無數不安的心靈,給哀傷的人帶來盼望和力量。但誰會想到作者施彼福(Horatio G. Spafford 1828-1888),是在人生最悲苦的情況下寫出這首詩歌?

施彼福是芝加哥一名成功的律師和地產大王,又是一位熱心的基督徒,時常經歷上帝的平安。1871年他的獨子無故猝死,跟著一場大火奪去他所有的產業。之後,他的妻子帶著四個女兒乘船前赴英國排解憂傷,他隨後將前去和她們會合。沒想到,在差不多抵達英國的途中,她們乘坐的法國郵船被一艘英國輪船撞沉!四名女兒都淹死了,只有妻子僥倖存活。他接到妻子的電報,上面只有兩個字「獨存」。傷心欲絕的他,也乘船越過大西洋前往英國,當船臨近女兒們葬身的海峽時,錐心之痛、哀傷之情洶湧而來,凝視著那澎湃的海浪,他寫下了這詩句:「有時享平安,如江河平又穩,有時憂傷來似浪滾。在任何環境,我已蒙主引領,我心靈得安寧,得安寧。」

一位傑出的聖經學者James Meritt這樣說:「上帝拿起生活的碎片,交給我們牢不可破的平安。」儘管世事多變,不變的只有上帝的愛。《聖經》說:「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 因为他倚靠你。」(以賽亞書263節)那麼,就讓我們在來勢洶洶的疫情中,堅心倚靠上帝,享受祂所賜的平安吧! 

 楊朱麗娟


Saturday 1 February 2020


仇恨能解決問題嗎   
                                              
仇恨帶來禍患

       仇恨帶來的禍患是沒法估計的。1914年爆發了世界第一次大戰,四年慘烈的戰爭,是人類空前的浩劫,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戰爭,傷亡人數3000萬,經濟損失1700億美元,這場災難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的仇恨引起的。

大戰結束後,戰勝國也以仇恨去解決問題,把引爆大戰的原因歸咎於德國,所以要重重地懲罰她-解除武裝,割去13%的領土,減少人口,使她永久不能翻身,以後再沒機會威脅歐洲的安全。德國不單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條款,更要付上天文數字的巨額戰爭賠款,德國人也受盡侮辱;大家以為事過境遷,從此天下太平了,誰知苛刻的凡爾賽條約,使德國人心生怨憤,結果在短短20年間發動另一次更殘酷、更多人喪生、破壞力更強的大戰。難怪法國的福煦元帥在《凡爾賽和約》簽署之後這樣說:「這不是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戰」。

恨能挑啟爭端

二次大戰也是以仇恨開始,以仇恨結束。仇恨引入冷戰、以巴衝突、巴爾幹半島的血腥種族滅絕戰爭、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民族與民族間互相仇殺,慘劇不停上演,戰爭沒完沒了。《聖經•箴言》說的沒錯:「恨能挑啟爭端」,仇恨不單不能解決問題,更會帶來無窮的災難。

仇恨通常都是以尋求公義、公平的心態裝扮出來的。一切的痛苦、一切的麻煩都是由侵略人的國家開始的;又或者說一切的不義、不公平、一切的欺壓,都是由不愛民的政府和邪惡機構引起的,做了那麼多惡毒的事,怎能算數?血債要血償,一定要重罰,終止邪惡。然而,報仇的手段通常不會產生好結果,巴黎和會所做的是一種報復的手段,沒考慮受罰國家的承受能力,以及他們面對的困境。
Image result for 凡爾賽條約 
尋求社會的公義,須小心陷入仇恨的心態,選擇用暴力去破壞、用言語去咒罵和攻擊,對方會屈服嗎?政權會讓步嗎?政策會改變嗎?同樣,不義的政權使用暴力去對付人民,可以化解民怨嗎?除了極端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去解決問題?

仇恨以外的出路

曼德拉因為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年事已高的他,被囚於大西洋的荒島上27年,他並沒有因為年老而免於苦役,仍然要從事勞動和艱苦的工作,因為他是要犯,看守他的有三個人,對他進行各種的虐待。
曼德拉尋求社會公義,付上極重的代價,為了政治理想坐牢服苦役,悠悠的漫長歲月,孤苦地困在一個荒島上。誰也想不到,1991年出獄後竟當選總統。他在就職典禮上,介紹來自各國的政要後,邀請那在羅本島監獄裡看守他的三名獄警站起來,鄭重地將他們介紹給大家,並向他們致敬。此舉震驚了在場嘉賓,也令世人對他肅然起敬。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楊朱麗娟

 踏上靈程之旅 (5) 從事大眾傳播 文字服侍 寫作是我少年時的夢,它甚具創意,需要細心觀察人生百態,常常檢 視內在生命,也要和心靈對話,是一條常要獨處,又要忍受孤獨的路 。 其實每個人在生命某時某刻中會嘆喟,會感慨,有著詩人的情懷,可 是,卻不能把洋溢胸中的詩句寫下...